陕西的文化艺术

作者&投稿:蓟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宝鸡)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中国最早的历法。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桥陵等都记录印证了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北是中国现代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
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起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变迁的活剧。陕北成为中原华夏民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战国时代秦国大将蒙恬,秦朝时代秦始皇长子扶苏都曾经驻守这里,并且修筑长城,留下了中国古代边防的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而作为革命圣地,陕北又是新中国的发祥地和革命精神的象征。 中部和西部为蜀文化,东部为秦、楚文化;是汉族重要的发祥地。刘邦曾被封为汉中王,汉朝因此得名,汉族也因此得名。刘备曾在汉中称王,因此刘备政权被称作“蜀汉”。
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120万年前,关中地区的蓝田猿人和陕南汉中龙岗寺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龙岗寺旧石器在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见《人民日报》1992年2月10日第四版),早于蓝田猿猴人遗址,是迄今发现陕西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龙岗寺旧石器遗址被誉为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 陕西分为三大方言区:关中方言区(属中原官话区)、陕北方言区(属晋语区)、陕南方言区(属西南官话区)。
关中话,它又分为西安方言、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它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关中话有很多古汉语的影子,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古代关中话是中国的官话。
陕北晋语蕴含着丰富的方言资源。陕北晋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与毗邻的中原官话有显著区别,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
陕南方言是西南官话(俗称四川话),包括汉中、安康等地。
此外,清朝初期,由于“湖广填四川”而迁徙到四川、陕南一带广东话(客家话),流行于商洛一带。



陕西有什么民间艺术?
答:1. 剪纸艺术——永寿剪纸 永寿剪纸以其独特的构图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被赞誉为“巧知庆态捷浑厚差稿”,反映了山区和平原地区人民的生活风俗。农村妇女安玉芳,60余岁,以其精湛技艺被誉为“花匠”,曾参加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美术大赛。夏玉梅,来自古屯乡,擅长剪制各种飞鸟,其作品《百鸟朝凤》...

陕西民间文化艺术包括()。
答:【答案】ABCD。解析:富县位于陕西北部,富县薰画兼具剪纸和版画的艺术效果,古朴浑厚,结构严谨,手法简炼,主次分明,虚实相映,形象夸张,主题鲜明,是中国民间艺苑的一株奇葩。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豆粘画”由吴起民间过春节时粘贴在门框上的“瓜子娃娃”演变而得。关中剪纸是一门古老的...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绥米唢呐是陕西陕北人民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陕北绥米唢呐音乐曲牌曲目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3、白云山道教音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由三部分组成:经韵曲调、笙巧消管音乐、打击乐。它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具有独特特色,成为...

陕西非遗项目名录
答:陕西非遗项目名录包括:凤翔木版年画、安塞剪纸、凤翔泥塑、西秦刺绣、富平石刻等。1、凤翔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

陕西特色民俗文化
答:陕西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中包括秦腔、剪纸和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1. 秦腔:被誉为我国戏曲的鼻祖,起源于西周,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秦腔广泛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剧目深受人们喜爱。《三滴血》、《周仁回府》等都是脍炙人口的...

陕西有哪些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1. 西安鼓乐:陕西省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源自明代,是陕西蓝田地区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以其独特的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闻名。3. 姜马察回音乐:流行于陕西姜马察地区,融合了回民音乐和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4. 西山酒歌:...

陕西文化特色
答:陕西文化特色 关中皮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形式之一,精选上好的驴、牛、羊皮制作成生动的皮影形象,以此来表达剧中人物的相貌、身份、衣着和性格,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汉调二簧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最早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在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

陕西有什么民间艺术?
答:5、面塑艺术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料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

陕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答: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历史悠久、民风质朴,从古至今流传并继承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产物,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多姿多彩、瑰丽奇特的民俗文化。秦腔、皮影戏、眉户、唐三彩,这些都是陕西日积月累的历史文化结晶。秦腔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

陕西有哪些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答: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摇篮,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个文化宝库中,包含了众多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如关中皮影、汉调二簧、安塞腰鼓、宜君农民画、西安鼓乐以及陕北民歌和榆林小曲等。首先,关中皮影作为古老的传统戏剧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皮影形象闻名。这些皮影由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