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三者的区别?

作者&投稿:令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给通俗的解释一下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区别和关系? 最好带个简单的例子~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均属于所有者权益。是按来源的不同进行的分类。1、实收资本(股份公司称为“股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以现金、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投入)。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或股东的股份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2、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等。
(1)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
(2)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如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按应享有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3)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3、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4、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巾提取的积累资金。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5、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末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扩展资料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类。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盈余公积的用途,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弥补亏损
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应由企业自行弥补。弥补渠道有三种:
(1)以前年度税前利润。
(2)以后年度税后利润。
(3)盈余公积金。
(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或者转增资本金
转增资本后,所留有的该资本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三)分配股利
原则上企业当年没有利润,不得分配股利,如为了维护企业信誉,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该项公积金仍有结余。
(2)用盈余公积分配股利时,股利率不能太高,不得超过股票面值的6%。
(3)分配股利后,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物业管理企业提取的公益金,主要是用于企业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如:兴建职工宿舍、幼儿园、托儿所等。
总帐的最后提取结算分录:
年度终了,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利润总额,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的有关规定,企业补提上年度未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应当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交所得税)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利润分配(应交特种基金)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3)提取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公益金(提取比例为5%至10%)
贷:盈余公积-公益金
(4)用盈余公积亏损
借: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5)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贷: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转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留存收益


一、来源不同

实收资本是企业所有者的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本”。

资本公积金是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

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二、组成不同

资本公积只要不增加投资,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个数字就是固定的。实收资本同注册资本在数额上是相等的。

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主要来源于的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净额等。

余公积按其用途,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三、限额不同

注册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限度。

资本盈余公积是随着股票发行溢价波动。

法定盈余公积在其累计提取额未达到注册资本50%时,均按税后利润10%提取,公益金按5%-10%提取。

扩展资料

实收资本(Paid-in Capital)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资本公积金,是指直接由资本原因形成的公积金,如超过票面价额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额、公司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公积金的用途为转增股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经股东会决议,公积金可以转为股本,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发给新股或者增加每股面值。用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时,以转增后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盈余公积金,是指公司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又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种。《公司法》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公司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提取,当盈余公积金累计已达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股东会的决议提取和使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盈余公积





分析如下:

1、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捐赠资本和资本折算差额。

按照我国财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只能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我国有不少上市公司均有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增发股票的实例。

2、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用于弥补亏损。

(2)转增资本,即所谓的“送红股”。

3、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予以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扩展资料: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一、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

2、交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分配优先股股利;

6、分配普通股股利。

二、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注意问题:

进行未分配利润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未分配利润核算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的。

(2)未分配利润核算一般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的,年终时,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将本年利润分配的数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

(3)年末结转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参考资料:未分配利润-百度百科



1、概念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盈余公积:是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2、核算

资本公积:新准则中规定,企业形成的资本公积在“资本公积”账户核算。该账户按“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其贷方登记企业资本公积的增加数。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资本公积实有数。

盈余公积:企业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应按照转增资本前的实收资本结构比例,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数额计入“实收资本”科目下各所有者的投资明细账,相应地增加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

外商投资企业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以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在合作期间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投资,也作为盈余公积,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未分配利润: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交所得税;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优先股股利;分配普通股股利;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3、归属权

资本公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盈余公积:从理论上讲,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属于企业所有者所有,成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从其中提取的法定公益金也属于企业所有者所有。

未分配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4、用途

资本公积:主要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分配股利。

未分配利润: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盈余公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区别如下:

一、来源不同

实收资本是企业所有者的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本”。

资本公积金是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

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二、组成不同

资本公积只要不增加投资,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个数字就是固定的。实收资本同注册资本在数额上是相等的。

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主要来源于的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净额等。

余公积按其用途,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三、限额不同

注册资本是企业承担有限责任的限度。

资本盈余公积是随着股票发行溢价波动。

法定盈余公积在其累计提取额未达到注册资本50%时,均按税后利润10%提取,公益金按5%-10%提取。

注意: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

盈余公积是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盈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扩展资料:

资本公积的用处:

资本公积从本质上讲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由于我国采用注册资本制度等原因导致了资本公积的产生。虽然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并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加,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结构,体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从而增加公司的股票的流通量,进而激活股价,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资本的流动性。

此外,对于债权人来说,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最本质的体现,是其考虑投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权益,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

一是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本公积百度百科-盈余公积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捐赠资本和资本折算差额。
按照我国财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只能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我国有不少上市公司均有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增发股票的实例。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主要可以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用于弥补亏损。
(2)转增资本,即所谓的“送红股”。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予以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知道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怎么算的_百度...
答:盈余公积是合算企业按照公司法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各为10%和5%。实收资本是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按照合同协议约定或相关规定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的部分。资本公积是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合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这些怎么理解
答: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答: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是入股时投入金额大于所占权益(投入金额-列入实收资本)的数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是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变动时导致或者做股份支付时列入的科目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是每年按净利润10%计提放入的科目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是如果公司有该项要求可以计提后放入的科目 未分配...

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借:银行存款120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00 资本公积200000 2、假定一企业年初有未分配利润60万元,今年又实现了税后净利润300万元,按规定10%的法定盈余公积,5%的公益金提取后还决定向投资者分红100万。这时:(1)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450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300000 盈余公积——公益金150...

所有者权益等于什么?未分配利润等于什么
答:【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未分配...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五部分...
答:以上就是关于这方面的 法律知识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您又有 委托律师 的想法,我们网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还支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法律客观: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是由股东投入的但因故不能计入实收...

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答: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交完所得税后,其净利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3、提取任意...

关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的问题
答:其净利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分配优先股股利;5、分配普通股股利。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答:目前注册资本制度是认缴制度,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年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所以,关于注册资本认缴年限的规定就是股东自己约定。法律客观: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是由股东投入的但因故不能计入实收资本(...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用通俗的话讲是如何...
答:资本公积 通俗的说就是企业注册资金后多出来的钱 盈余公积 就是利润多了用不完提一点来做备用 未分配利润 就是赚的钱分了。备用金也提了。还剩下的 够通俗了吧。。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