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结合我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践,谈谈你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理解

作者&投稿:巴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近现代革命史,谈谈在现阶段,我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面临哪些危险和考验~

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面临的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胡锦涛同志继2011年“七一”讲话之后再次向全党发出的警示,并且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生于忧患。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经验,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自觉意识。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振聋发聩,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值得全党同志警醒——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正视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组织观念,它包括政治信念、阶级觉悟、组织纪律、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等。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变革,使一些人在放弃了对传统价值体系的依附之后,出现信仰感的缺乏。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党性修养的具体内容也会随之发展和丰富。所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天赋的,不可能自发形成,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自觉的修养和锻炼才能形成。
  我们要加强党性修养,实际上就是加强党员本质的改造;就是党员自觉地主动地用党性标准来改造自己,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培养、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就是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和实践党的性质,用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动,通过不断的努力,创造优秀的业绩为实现党的理想、党的使命、人民的利益永远奋斗、奋斗、再奋斗。加强党性修养,不仅关系党员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实现,而且也是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群众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是共产党整体执政能力的源泉,是党和党员不断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
  二、不同时期党员先进性形象有着统一性、共同性
  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党性最终落到人民性上,为民、务实、清廉是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集中表现。树立为民爱民的形象、求真务实的形象、艰苦创业的形象。党员的形象从个人的言与行来表现,群众看党的形象、看党的先进性,是通过每个党员个体的表现观察体验出来的,个体出了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体。党性修养要注意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管好自身、维护自身的形象也是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的一种体现,每一个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通过每位党员的良好形象为党旗增光。
  三、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对“修养”二字,孟子解释为:修,切磋、琢磨;养,涵养、熏陶的意思。就是磨砺、陶冶。用现在语言讲就是通过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自我改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内化途径。
  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对党员和干部来说,并不是新的要求,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干部能否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而集中的考验。
  四、加强党性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期党员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荣誉、地位、都不是!一个党员究竟怎样才算实现其人生价值,我们看到昔日党员的人生价值变得那样清晰、具体。如全国劳动模范梅河矿一井工人技师黄孝国,30多年以来,看到井上哪些电气设备不合理,就进行小改小革,多年来有40多项技术革新,创造价值30多万元。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普通的党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干一行爱一行,做好每件小事,尽职尽责地为祖国的发展奉献青春,奉献力量,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繁荣富强。“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新时期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条件、途径、纲领、目标和过程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课题中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奠基人,他们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过程中,论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纲领策略、组织原则等。虽然当时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还没有提上日程,但他们的党建学说对后来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新课题,在领导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和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学说,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开展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形成了符合各自时代要求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当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根本问题,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飞跃。
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以解决共产党执政中的实际迫切问题为直接增长点。对各个时期存在的客观实际问题解决的程度决定理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实际问题,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这两大课题的实践解决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进一步中国化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无止境,理论的发展也不会止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再到长期执政的伟大实践,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1.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执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的概括,就是对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新发展,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2.要根据当代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随着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代表不同社会集团和阶级利益的各种政党,都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力求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我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扩大执政的社会基础,又要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既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不能成为所谓的“全民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要坚持党自身建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方略。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纲领与治国纲领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过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过程是一致的,党自身建设的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一致的。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方略,必须坚持它们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的许多治国方略,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同时就是共产党的具体执政方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在深刻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和不断丰富适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共产党执政方略。
4.要根据共产党历史方位发生转变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体制和方式。有了好的制度、基础和方略,并不会自然地达到目的,还必须有好的体制、方式和方法。毛泽东曾经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健全的执政体制和机制,科学的执政方式和方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大政方针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革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的许多领导体制和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这就要求全党必须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实现执政体制和方式的创新。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的基本途径

1.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我们党的全部执政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为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等等。但是这些基本原理和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容,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际任务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和发展。

2.必须坚持和充分运用我们党丰富的执政经验。自己的经验是最宝贵的。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是几代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来的,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充分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成功经验,高度概括为六个方面。这六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法宝,是治国安邦的真谛,是在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指导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就是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又要在积淀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必须吸取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实践看,无论阶级性质相同的党还是不同的党,在各自执政实践中都可以相互吸收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政党的性质和构成不同,执政的具体模式各有千秋。但是作为执政党,在治国理政上有一些可遵循的共同规律和机制,有在相同时代与环境下共通的执政方略和内容,彼此间通过比较、借鉴,可以把由一个政党创造推行的、但被实践证明是长期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和措施,变为不同执政党的共同财富。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必须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既参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又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党情创造性地建立和发展理论,从而更加深刻和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运用执政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