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魂记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集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离魂记的译文

离魂记唐代传奇。

作者陈玄佑,代宗大历时人,生平事迹不详。《离魂记》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

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

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

王宙一人先至张镒家说明倩娘私奔事,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家,出奔的是倩娘离魂。两个倩娘相会,即合为一体。

本篇以离奇怪诞的情节,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具有典型意义。篇末写到倩娘的离魂与肉体相合时,巧妙缀上“其衣裳皆重”这样一个细节,给人以似幻似真的感觉。

离魂以求爱情婚姻故事,始见於南朝刘义庆《幽明录‧庞阿》。唐代颇有敷衍为传奇作品的,《太平广记》另收有《灵怪录‧郑生》、《独异记‧韦隐》,都叙述唐人离魂故事,但描写较本篇更为简略。

元代郑光祖《倩女离魂》杂剧,即根据本篇故事演绎而成。

2. 《离魂记 》完整翻译 ,急啊

【原文】 天授(注1)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2)。

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

其长早亡; *** 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

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

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3)求之,镒许焉。

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宙阴(4)恨悲恸,决别(5)上船。 日暮,至山郭数里。

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6)而至。

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

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7)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

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8)。

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9),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

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

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10)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

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

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

二男并孝廉擢第(11),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

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译文】 武则天天授三年,清河郡有个张镒,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

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 *** 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

张镒的外孙王宙是太原人士,从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非常器重这个外甥,每每对他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你做妻子。”

渐渐的,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 后来张镒的幕僚中有要去选部的人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

倩娘听闻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地送走了外甥。

王宙与舅舅告了别上了船,心中暗暗悲怆。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几重停在了数里之外。

半夜里,王宙正辗转难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之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

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因何而来。倩娘泣声回答道:“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即便在睡梦里我都感应感谢。

如今父亲将我许给别人,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前思后想惟恐你杀身徇情,所以不顾性命、舍弃了家人来私自投奔。”王宙听完喜出望外,欢欣雀跃。

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 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

又过了五年,两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我当年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

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可叹我活在天地之下却不能对父母尽孝,还有什么脸面呢?”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我们这就将要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

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 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为自己带走倩娘的事谢罪叩头。

张镒诧异道:“我女儿倩娘明明卧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王宙说:“你若不信,可以到船上与倩娘相见!”张镒大惊,忙差家人去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我父母可否安泰?”家人惊为异事,急忙跑回来告知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也听闻后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颜逐开却并不说话。

这倩娘走出房中与从外归家的倩娘相遇,两人身型叠合融为一体,就连衣服都是重为一样。 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算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

只有亲戚中偶有偷偷知道的。后来又过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妇过世了。

他们的两个儿子因为孝廉而获取了功名,当了县丞县尉。 我陈玄祐年少的时候常常听说这个故事,或雷同或相异,或有人说是假的。

唐代宗大历年末(779年),我遇见了莱芜县令张仲规,他向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本末。因为张镒是他的堂叔,而他的讲说也十分细致完备,我因此记录之。

【注释】 1、天授:周武则天年号(690年-692年)。 2、衡州:也称衡阳郡,治所在今衡阳市,约辖今衡山、常宁、耒阳等地。

3、宾寮之选者:寮通僚,宾寮即幕僚。之,动词,往。

选,选部,即吏部。幕僚中将赴吏部选官的人。

4、阴:暗地里,私下。 5、决别:通诀别。

6、跣足:光脚。唐代风俗,人们在入室内时要脱鞋。

这里形容倩娘出行匆忙,未及穿鞋。 7、亡命:逃亡。

命,指名籍(相当于今户口簿)。古时对逃亡。

3. 《离魂记 》完整翻译 ,急啊

武则天天授三年,清河郡有个张镒,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 *** 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张镒的外甥王宙是太原人士,从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非常器重这个外甥,每每对他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你做妻子。”渐渐的,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后来张镒的幕僚中有要去选部的人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闻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地送走了外甥。王宙与舅舅告了别上了船,心中暗暗悲怆。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几重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正辗转难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之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因何而来。倩娘泣声回答道:“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即便在睡梦里我都感应感谢。如今父亲将我许给别人,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前思后想惟恐你杀身徇情,所以不顾性命、舍弃了家人来私自投奔。”王宙听完喜出望外,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

《离魂记》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又过了五年,两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我当年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可叹我活在天地之下却不能对父母尽孝,还有什么脸面呢?”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我们这就将要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为自己带走倩娘的事谢罪叩头。张镒诧异道:“我女儿倩娘明明卧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王宙说:“你若不信,可以到船上与倩娘相见!”张镒大惊,忙差家人去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我父母可否安泰?”家人惊为异事,急忙跑回来告知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也听闻后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颜逐开却并不说话。这倩娘走出房中与从外归家的倩娘相遇,两人身型叠合融为一体,就连衣服都是重为一样。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算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只有亲戚中偶有偷偷知道的。后来又过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妇过世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因为孝廉而获取了功名,当了县丞县尉。我陈玄祐年少的时候常常听说这个故事,或雷同或相异,或有人说是假的。唐代宗大历年末(779年),我遇见了莱芜县令张仲规,他向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本末。因为张镒是他的堂叔,而他的讲说也十分细致完备,我因此记录之。

4. 离魂记的原文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 *** 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

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4)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5.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翻译 (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6. 卢从愿文言文翻译

译文;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 *** !”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高祖受命为帝时,五天一次去栎阳宫朝见太公,因为从布衣登上皇位,拥有天下,将尊贵归于父亲,所以这么做.现今陛下遵守成法、继承皇统,怎么可以效法呢?何况应天门离提象门才二里多,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从这里屡出,万一有愚人进犯车驾,虽将他问罪也来不及了.愚臣认为应将太后接到内朝以尽孝养之情,这样可以免去出入的烦难.”中宗不听. 升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章疏陈述当时政治,说: 臣听说“善人治理国政持续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戳.”孔子说:“假若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仅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所以《尚书》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就决定提拔表彰或罢免惩罚.”昔日子产为郑国宰相,变更法令,颁布刑书,第一年众人怨怒,想杀他,三年后众人感德而歌颂他.子产是贤人,他治理国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绩,何况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长史司马、京畿都畿县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个月就迁官,而不论政绩.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越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民众知道官吏任职不长,便不听从他的教导;官吏知道迁官日期不远,也就不竭尽他的气力.地处爵位而偷安,用来养成资历声望,虽然圣明君主有勤劳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侥幸的道路已经开启,上下之间互相欺骗,怎么能尽力作到至公呢?这是国家的疾病.贾谊所说的脚掌反转不能行,是小小的毛病,这个病不治好,虽有名医和、名医缓也将不能治.汉宣帝考核名实,大兴治理,致使风俗向化.黄霸是优良的太守,宣帝对他加官秩赐黄金,就地表彰他的政绩,但终于不肯将他迁官.所以古时担任官吏的,以至能延长到子孙.臣请求都督、刺史、长史司马、畿县县令任职不满四年,不能迁官.如果治理的特别优异,或者可以加赐车马裘服俸禄官秩,派使节慰问,下诏书劝勉,须等到有公缺,才提拔上来以鼓励治理有才能者.对那些不称职或贪婪暴虐的人,则免官放归乡里,以表明赏罚的信义. 昔日“唐尧、虞舜稽考古事,建立官职,只有百名官员”.“夏朝、商朝官吏加倍,还能够任用才能之士”.这是说减省官吏.因此说:“官员不必完备,只在他的才能”.“不要荒废百官职务,上天设立的官职,由人来代行.”这里讲的是选择人才.现在京师各官司员外官,多出数十倍,是近代以来没有过的事.若说官员不必完备,这就是多余;若说人能代行天职,这些人却大多不掌事务,然而俸禄的支出,一年达亿万之巨,白白空竭了府库的储藏,这难道是求得治理的本意吗?现在民力极其凋弊,在黄河渭水扩大漕运,也不足以供给京师,公室私家损耗无数,边境尚不平静.如果水旱成了灾害,租税收入减少,边境出现敌情警报,赈救的谷物储量不足一年,陛下将用什么来解决危难呢?“不要轻易使用民力,这会使人危难;不要安于其位,因为这很危险”.这是说要谨小慎微.审查这些员外官员,都是当世有才干的良吏.因才能提拔他们但不发挥他们的作用,用名位尊敬他们但不竭尽他们的才力,从过去以来,使用人材难道是这样吗?臣请求将那些员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官员,一并加以升迁,让他们在地方上出力,由朝廷核查他们的政绩.若有年老有病不能任职的,一切停罢,使得贤者与不贤者能截然分开,这就是当前的迫切事务. 争思宠,贪贿赂,欺侮鳏夫寡妇,这是政事中的祸害.臣见朝廷内外官员中有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以及残害平民的官员,虽然被流放贬官,但很快就升迁回来,仍然作地方长官,被委任在江淮、岭表、沙漠地方,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惩罚贬斥.他们内心中自暴自弃,使贪财聚敛不顾其身,到底也没有侮改之心.圣明的君主对于万物应该平分恩泽没有偏向,用有罪的官吏治理远方,等于是给奸人恩惠而遗弃了远方的民众.远方州郡,哪点辜负了圣明教化,要单独承受这种恶政呢?边境地方夷族与华人杂居,恃仗险要依靠路远,容易扰乱而难于安定.如果长官没有治理的才能,就会使平民流亡,起事成为盗贼.由此说来,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况奸猾的官吏呢?臣请求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数十年,不得赐思录用.《尚书》说:“识别善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童疏奏上,没有答复. 升任黄门侍郎、封爵渔阳县伯.与魏知古分别掌管东都的选举事务.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

7. 求一篇文言文翻译《廉吏轩輗》

都御史轩輗,天生性格廉洁正直。轩輗刚刚成为进士,向江淮地区送粮,当时正值寒冬,轩輗坐船时忽然落水,众人立即把他救了上来,他的衣服已经全都湿了,拿来一条棉被把他裹了起来不能出门。有关官员急忙为他制作了一件衣服,轩輗拒绝了,直到自己的衣服干了。

后来轩輗成为御史,独独呼喊铲除佞臣之声,因为当权者的推荐,被任命为浙江按察使。前任按察使林实在任时,他的富足可以和王公贵族相比拟,他所用的衣食用具都极其精巧。自从轩輗上任,一切供给都停止了,除俸禄之外轩輗丝毫不多取。他自己不管春夏秋冬都穿着一件青色布袍,破了就自己缝补。吃饭不挑剔,中午只是吃一个烧饼而已。轩輗和他的下僚们约定,每三天用官米买一斤肉,家里人口多的也一样,很多官吏都不能忍受,如果有回乡或故交游历而经过的,轩輗就会留他们吃一顿饭,最丰厚的就是杀一只鸡,他的下属见了就会非常惊讶,因为这种举动是不多见的。

轩輗(有一天)忽然听到丧报,第二天就要动身,即使是他的下属也有不知道的。等到他再次复任为官,有一点因为清廉而自负,他又喜欢喝酒,有时摆官筵,有时和同僚们互相饮酒为乐,一定会直到大醉,喝酒骂人,士大夫们因此而贬低他。

等到他官居台宪,管理南京粮食储备,他清廉的操守更加坚定,张都宪摆席宴请诸位官员,只有轩輗不赴宴。张都宪已经把酒食馈赠给他,他也不接受,大家都认为他性格怪癖。大概古代忠正之人,虽然有时过于狂妄,但仍对贪婪之风不满。唉,在当今的官场之中,向他这样的人真是像鸟中的凤凰一样少之又少。

这是我自己的翻译,大致应该是对的,仅供参考

8. 文言文愚勇的翻译

割肉自食

〖原文〗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东郭①,一人居西郭, 卒然②相遇于途,曰:“姑③相饮乎!”觞数行④,曰:“姑求肉⑤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⑥?”于是具⑦染⑧而已,引抽刀而相啖⑨,至死而止。勇若⑩此,不若无勇。

〖注释〗

①郭:城墙。这里指城。②卒然:突然。卒同“猝”,突然。③故:姑且。④觞数行:喝了几杯酒。觞,shāng,酒杯;行,xíng,遍数。⑤求肉:找一点肉吃。⑥尚胡革求肉而为:为什么还要另外买肉呢?⑦具:准备。⑧染:豆豉酱。⑨啖:啖dàn,吃。⑩若:像。

〖译文〗

齐国有两个自吹为勇敢的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住在城西的说:“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行”。于是两人踏进酒铺喝起酒来。酒过数巡后,住在城东的说:“弄一点肉来吃吃怎么样?”住在城西的说:“你我都是好汉。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还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好!好!”另一个说。于是叫伙计拿出豆豉酱作为调料,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纵然血流满地,他们还是边割边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要是像这样也算勇敢的话,还不如没有勇敢来的好。



离魂记--陈玄祐(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四)
答:事出陈玄祐《离魂记》云。玄祐少日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译文】唐天授三年,清河人张镒因在衡州作官,把家也搬到了衡州。张镒性情好静,不爱交友,没有儿子,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就死了,次女叫倩娘...

翻译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
答:语出《离魂记》。翻译出来:我当年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可叹我活在天地之下却不能对父母尽孝,还有什么脸面呢?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9307.htm#4

离魂记文言文
答:5. 求教一篇古文的出处,故事梗概大概是女子魂魄出窍之后与即将远行的 《离魂记》:主要是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 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 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后倩...

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的翻译
答:这句话的翻译是:把他托付给有关部门,请求他前去京城,阻止他他不肯,于是好好地打发他走了。

求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翻译或赏析谁能解答一下?
答:剧本以唐朝陈玄佑的《离魂记》小说为素材,其大致情节是: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约的打算,借口只有王文举得了进士之后才能成婚,想赖掉这门婚事。不料倩女却十分忠实于爱情,就在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亭相别之后,由于思念王文举,倩女的魂魄便离了原身,...

离魂记中的选者是什么意思
答:被选中的人。在文言文《离魂记》中,选者出自“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选者的意思就是被选中的人。

请把下面这段文章翻译成白话文 紧急 谢谢
答:译文:人离开了阳台(山名),云消息在楚峡之间。不知道他在江边停船,什么时候乘马路过。在江边月光下轻轻地走。虽然隔着万水千山,但我想着一转眼就能到。【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骞天上浮槎。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髻堆鸦,走的我筋力疲乏。你莫不夜泊秦淮卖酒家,向...

倩女离魂的解释
答:注音: ㄑㄧㄢˋ ㄋㄩˇ ㄌㄧˊ ㄏㄨㄣˊ 倩女离魂的近义词: 离魂倩女 据《太平广记》卷三五八引 唐 陈玄祐 《离魂记》载: 唐 张镒 居 衡州 ,其**名 倩娘 ,“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男女爱情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的翻译 急需
答:①倩魂句:此言梦醒后犹眷恋着梦中的美好的时光。 倩魂,唐人小说《离魂记》谓:衡州张镒之女倩娘与镒之甥王宙相恋,后镒将女另配他人,俏娘因以成病。王宙被遣至蜀,夜半,倩娘之魂随至船上,同往。五年后,二人归家,房中卧病之倩娘出,与归之倩娘合一。此处借指梦中之人。桃花月,即桃月,...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的翻译。?
答:①倩魂句:此言梦醒后犹眷恋着梦中的美好的时光。倩魂 ,唐人小说《离魂记》谓:衡州张镒之女倩娘 与镒之甥王宙相恋,后镒将女另配他人,俏娘因以成病 。王宙被遣至蜀,夜半,倩娘 之魂随至船上,同往。五年后,二人归家,房中卧病之倩娘出,与归之倩娘合一。此处借指梦中之人。桃花月,即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