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作者&投稿:岛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 昼夜更替
1.产生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

(2)夜半球:太阳高度小宇0°

(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3.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二、地方时
1.概念
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对河流的影响
(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
(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三、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四、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地球公转带来的地理现象
答:地球公转带来的地理现象有季节变化、日照时间变化、昼夜长短变化。1、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也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季节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季节变化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寒冷、炎热和雨量的变化,也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2、日照时间变化 ...

公转的地理现象
答: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下:1、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不同季节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在北半球,当地球倾斜向太阳时,太阳直射点离北回归线越近,夏季就越热;当地球倾斜离太阳时,太阳直射点离南回归线越近,冬季就越冷。这就是季节的变化。2、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了地球不...

地球公转产生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影子长短变化的原因
答: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发生移动,从而导致了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夏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且昼长夜短因此温度高,而冬季时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且昼短夜长,因此温度低,因此出现了四季变化。中纬度的昼夜长短一年中变化比较明显,所以四季分明。由于公转中出现...

为什么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地球自转造成了地表各处昼夜的交替。天文学上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的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就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变化。昼夜变化的规律 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以及地球在公转,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

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
答:(1)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太阳是地球公转的中心)(2)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365天)。(3)地球公转特点:公转轨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正午...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地球公转引起的吗
答: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式引起的。解析:如图,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 这个轨道与地球赤道有一个基本固定的交角,这同时也使得地球自转的轴与公转平面不是垂直的,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这就导致了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射地球的纬度是有变化的。变化规律:春分秋分...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什么自然现象?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什...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夜交替 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自转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即24小时。(准确来说是23小时56分4秒)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昼长夜短的变化及四季的变迁。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使得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方向逐渐递减;2、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地表的位置也不同;3、四季的形成。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4、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产生了五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