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质灾害有哪些

作者&投稿:咸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题一:贵州省地质灾害有哪些特点 贵州省地质地理条件特殊,地质环境脆弱,按照国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分,全省均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全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点。根据贵州省已完成的7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全省有高易发区8个,面积3.8万km2,中易发区16个,面积11.5万km2,低易发区10千,面积2.3万km2。目前己查明地质灾害点8905处,其中,对人和财产构成威胁的隐患点6618处。据统计,2003~2007年,贵州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933起,直接经济损失约2.65亿元。成功避让了71起地质灾害,避免3429人伤亡和8292万元的经济损失。
贵州省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种类多:由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而贵州的地裂缝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种反映。其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贵州省地质灾害以中小规模为主(占90%以上),大型或巨型较少。但几乎每年都有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一般情况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规模较小,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产生的规模则相对较大。1993年以来全省共发生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l000万元以上的特大级灾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广:在地域的分布上,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但最频发的主要集中在遵义、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其分布与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结构、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平均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40―60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35―90%,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发生地质灾害10起左右,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5―l0%左右,是地质灾害中发期;1―3月、11―12月两个时段,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3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0.5―1.0%,是地质灾害低发期。
(三)易诱发:根据资料统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气降水自然因数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作用。由于贵州境内多属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降雨在区域和季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除普降暴雨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以外,因为局地暴雨而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也是贵州省的一大特征。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防灾意识不强,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常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例如不合理的规划选址、不切实际的工程设计、不合理的切坡、采砂、采石、地下水开采等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现象也较为突出;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采区内地表移动变形迅速发展;再加上陡坡垦植,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地质体失稳因素增加或加剧,地质灾害隐患呈高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贵州省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开发力度高速增长,采空区导致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日渐突出,甚至还进一步导致边坡失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产生。在各大矿区各种地质灾害在迅速增长,无论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规模、危险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数级增长的趋势,受胁人口、受胁的工程设施和财产在不断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响大:一是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贵州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员伤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3.98亿元。平均每年发生地质灾害3......>>

问题二:贵州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滑坡,崩塌,地面塌陷 地裂缝 泥石流,。强风暴灾害,龙卷、冰雹、雪凝灾害,雷雨大风和雷暴等

问题三:2016贵州省地质灾害搬迁怎么赔偿 2016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有关规定,按照省 *** 的安排部署,为切实做好2016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结合我省地质状况和2016年气象预测,特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2015年,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63起,死亡2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灾害数量减少77.9%,伤亡人数减少67.3%,直接经济损失减少77.7%。全省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自然诱发因素为主,引发157起,占灾害总数的96.3%;人为因素引发6起,占灾害总数的3.7%。二是规模以小型为主,发生130起,占79.8%;中型26起,占16.0%;大型和特大型分别占灾害总数的3.1%、1.1%。三是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分别占灾害总数的75.5%、19.0%、1.2%、2.5%、1.8%。四是发生灾害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其中6月最为集中,该月共发生地质灾害63起,占全年的38.7%;8月共发生地质灾害51起,占全年的31.3%。五是从空间分布上,地质灾害发生数以黔东南州较多,发生64起,占灾害总数的39.3%;其次是黔西南州,发生53起,占灾害总数的19.1%。除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外,其他市(州)均有人员伤亡。
2015年,全省累计投入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10.6亿元,对251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治理行动,完成238所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搬迁治理。强化预警预报,共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170期,发送手机短信近105万余条,成功预报并避让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29起,避免4983人伤亡和1.2亿元经济损失。对全省1500余个乡镇国土资源所、2600余名乡镇国土资源所干部进行了全面轮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业务能力。对已查明的12261处隐患点,全覆盖完成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完成了49个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并获国土资源部命名。成立了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实现了人员、装备、技术“三到位”。
二、2016年地质灾害预测情况
根据近年来我省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考虑极端气候频发等各种因素,2016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率仍将较高,突发性地质灾害占主要比例,主要引发因素以降雨为主,发生的时间主要分布在汛期的5至9月,高峰时段在6至8月。
(一)主要区域预测。遵义市北部、毕节市中南部、六盘水市、安顺市西部和南部、铜仁市、黔东南州北部和西部边缘以及东部边缘地区,黔南州东部、黔西南州北部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二)主要矿山预测。我省西部地区地形切割较深,地貌组合特征复杂、地层岩性软硬相间且不均匀,以煤矿开采为主的工程活动较为频繁,是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域。
(三)主要交通干线预测。铁路以川黔、湘黔、黔桂、内昆、贵昆、水柏、南昆等贵州段沿线为主;公路以G321、G326、G210、G320等国道,贵广、遵崇、水黄、清镇、贵新、关兴、贵毕、凯麻、镇胜、贵遵等高速公路和汕昆、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为主;以及在建的高铁、高速公路工程区域内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四)重要工程预测。我省北部、东北部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在建电煤基地、矿山、水库(水电站)和已建水库(水电站)较为集中,发生滑坡......>>

问题四:贵阳还具有发生其他天灾和自然地质灾害的可能吗?贵州省或者贵阳的那个区域比较安全? 10分 怎么说呢, 整个地球上没有什么地方是完全安全的,九千前几年的汶川地震,从理论上讲,汶川发生地震的几率是很小的,可它还是发生了。 话说,中国首都可以说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地方,可7.21就因为暴雨死了10余人。 天灾是人类抵挡不了的。 不要去想那些没用的,哪里安全哪里不安全。 有自己的家人,爱人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问题五:贵州安顺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 没有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分为特大型(Ⅰ级)、大型(Ⅱ级)、中型(Ⅲ级)和小型(Ⅳ级)四个等级: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Ⅰ级):因灾死亡30人及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的;
(二)大型地质灾害(Ⅱ级):因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含500万)1000万元以下的;
(三)中型地质灾害(Ⅲ级):因灾死亡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含100万)500万元以下的;
(四)小型地质灾害(Ⅳ级):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

问题六:贵州省毕节地区发生过哪些的地质灾害 毕节地质地貌环境:
贵州省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多发的地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种类多:由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而贵州的地裂缝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种反映。其中,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贵州省地质灾害以中小规模为主(占90%以上),大型或巨型较少。但几乎每年都有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一般情况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规模较小,而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产生的规模则相对较大。1993年以来全省共发生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l000万元以上的特大级灾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为因素的影子。(二)分布广:在地域的分布上,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但最频发的主要集中在遵义、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其分布与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结构、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平均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40―60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35―90%,是地质灾害高发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发生地质灾害10起左右,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5―l0%左右,是地质灾害中发期;1―3月、11―12月两个时段,每月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3起,占全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的0.5―1.0%,是地质灾害低发期。(三)易诱发:根据资料统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大气降水自然因数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作用。由于贵州境内多属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降雨在区域和季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除普降暴雨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以外,因为局地暴雨而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也是贵州省的一大特征。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由于防灾意识不强,人们在工程建设中常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例如不合理的规划选址、不切实际的工程设计、不合理的切坡、采砂、采石、地下水开采等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现象也较为突出;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采区内地表移动变形迅速发展;再加上陡坡垦植,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地质体失稳因素增加或加剧,地质灾害隐患呈高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贵州省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资源开发力度高速增长,采空区导致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日渐突出,甚至还进一步导致边坡失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产生。在各大矿区各种地质灾害在迅速增长,无论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规模、危险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数级增长的趋势,受胁人口、受胁的工程设施和财产在不断增多,危害很大。(四)影响大:一是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以来,贵州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员伤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3.98亿元。平均每年发生地质灾害358起,造成人员伤亡的约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经济损失接近2亿元。二是破坏城镇、矿山、企业。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摧毁了大量城乡建筑设施、耕地、工厂和交通干线。如乌江源头的大方县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县城滑坡,印江县城的岩口、杉树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体规模大,危害严重。三是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黄平县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踪13人,毁桥1座,经济损失1000万元;2003年5月11日1时55分,黔东南州三穗县台烈镇台烈村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桥3号桥墩附近发生滑坡,造成3......>>

问题七:贵州省四大自然灾害? 5分 旱灾
地质灾害
雪灾
冰雹

问题八:贵州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哪几种 冰冻,冰雹,干旱无雨,山洪暴雨这4个是最常见的灾害危害性就不用多说了!都是农业失收或绝收

问题九:贵州有哪些气象灾害 1.强风暴灾害(龙卷、冰雹、雷雨大风和雷暴等):耿类灾害主要由极端强对流天气造成,影响范围不大,但强度大、突发性强、破坏严重,危害大。如今年2月20日,开阳县双流林场遭受强大狂风袭击,在茂密的森林中有不少大树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朝东北方倒去,被毁树木约一万多棵,占地面积上百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倒下的大树将附近的高压线砸断,一名护林工人险些被砸伤。该事件与1994年11月30日发生在贵阳都溪林场发生的风灾类似。
2.暴雨和洪涝:由暴雨引发的洪涝是影响最大、增长最快的灾害,现代洪涝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强度大。如1996年特大洪涝灾害就造成农作物受灾1754万亩,经济损失高达160亿元。这次灾害使贵阳地区的南明河洪峰超过警戒水位2.83米,奔腾咆哮的河水,任意肆虐着沿河两岸低洼地区,市内南明河上不少桥梁被冲跨,洪峰时冲毁了甲秀楼桥上的护栏和桥面,河水翻过甲秀桥;市区内不少低洼街道已是汪洋一片,市内护城河已被淹没;甲秀楼左侧的观水巷水深近2米,附近不少宿舍职工被围困达14小时之久。
3.干旱:由于雨量偏少造成的干旱,是困扰贵州农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据统计1949-1990年贵州成灾面积38925万亩,成灾率在全国属第三,在南方排名第一。如1996年冬春百日干旱,从上年的12月至当年春季3月,造成全省农作物受灾33.8万公倾,成灾20.5万公倾,绝收1.7万公倾,减产粮食10.2万吨,油料0.8万吨,造成7626万人、159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因灾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26万元。
4.冷害(倒春寒、秋风、凝冻、雪灾等):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秋风是在8月至9月上旬水稻孕穗期间出现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低于20度,造成水稻空壳率增加,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如2002年8月9日开始,全省大部分地区就出现了持续5~12天低温阴雨天气,造成全省粮食减产21%,是我省秋风最重年。又如2002年12月25日的降雪,造成贵阳客车站停发当日所有长途、短途客车,机场被迫关闭,交通陷于瘫痪,发生交通事故数起,还有50多人因路滑摔倒而骨折。在地势较高地区降雪对交通、供电、通信和供水等行业的影响就更为明显。

贵州山体滑坡情况怎么样了?
答:贵州山体滑坡目击者:有人在山下拍视频 ,瞬间被埋。8月28日上午11时许,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桥边组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经初步核实,灾害涉及34户,经现场搜救,已抢救出6人,其中2人死亡,还有25人失联。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10余万元。灾情发生后,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立即作出...

贵州省安顺市近年地质灾害的个案
答:贵州安顺-六枝一带是贵州省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发现地质灾害共有785处,其中滑坡372处,崩塌246处,地裂缝77处,泥石流47处,岩溶塌陷11处,洪涝洼地32处.纳雍县的岩脚寨的的基岩顺层滑坡、六枝旧院的切层滑坡、六枝特区龙潭乡朱家寨的松散层滑坡、纳雍县菁口寨崩塌、纳雍...

“2·”贵州凯里市龙场镇渔洞村岔河组崩塌
答:本次山体崩塌规模等级为大型,灾情等级为中型。图1 贵州凯里崩塌体 2 地质灾害特征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形地貌 山体崩塌区域为溶蚀侵蚀地貌。渔洞河左岸高陡斜坡,坡面倾向100°~130°,缓倾反向坡,为不对称U形河谷地貌。地势切割强烈,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沿河床一线有大量崩塌堆积物...

贵州省地质灾害特点及其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答:摘要 本文分析研究了贵州省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特点,总结了省内7个典型地质灾害的示范治理效果,针对当前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在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国土资源部与贵州省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方针与政策,探讨了在贵州省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点 防治对...

“6·”贵州湄潭县黄家坝镇岩坪村七星坡滑坡
答: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识灾、防灾能力,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警惕性。建议: 在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应加强灾害巡查、排查工作,最大力度查出潜在隐患点,最大限度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本节基础资料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提供 责任编辑 徐永强)

“6·”贵州关岭岗乌镇滑坡灾害
答:2010年6月28日14时左右,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严重山体滑坡,导致大寨村42人死亡、57人失踪。滑坡全貌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现场勘察后认为,关岭县岗乌镇滑坡是一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灾害,呈现高速远程滑动特征,下滑的山体前行约500米后,与岗乌镇...

贵州毕节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垮塌事故,致3人被埋,后续救援工作进行的如何...
答:但我们应该理性。作为一个在贵州生活了近30年的当地人,有许多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贵州山地多,喀斯特地貌多,石灰岩质地松散,土石结构脆弱。更严重的情况是,人们被困在滑坡区,无法出来,此时,必须调整心态,等待救援。①在自救过程中,如有受伤,要及时止血,平时要积累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②尽量...

“7·”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革底滑坡
答:1 引言 2014年7月17日3时许,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革底村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该滑坡灾害造成了3人受伤,260栋1180间房屋及一所学校倒塌,共涉及革底村334户1024人,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所幸未造成人员死亡。滑坡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威胁到滑坡下游四古梁、下革底、坡底下等...

贵州省地质灾害有哪些特点
答:1、地质灾害种类多。由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2、地质灾害分布广。在地域的分布上,贵州全省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但最频发的灾害主要集中在遵义、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和铜仁地区,其分布与地理地貌、...

贵州毕节一在建工地山体滑坡,此前是否有征兆?
答:山体滑坡肯定是有一个征兆的,但是当时的施工人员并没有注意,也没有重视,所以引发了这一起事故,导致了14人因此而死亡三人受伤的悲剧。在山体滑坡之前第1个现象,那么就是出现山体异常,比如说原本干枯的泉水突然之间变得浑浊不堪,或者说突然有水了,那么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因为挤压而导致...